IntelliJ 基于正则的代码搜索功能真是解决了困扰我很久的问题,真香。
cmd + shift + find
group with identifier .* is known
IntelliJ 基于正则的代码搜索功能真是解决了困扰我很久的问题,真香。
cmd + shift + find
group with identifier .* is known
有两件事逐步清晰
不知道是浮躁还是某种ambition,最近脑子里又是无穷无尽的东西。一边每天抱怨信息过载,一边不能focus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一边受被动收入的威胁,一边找不到有效的主动收入的方式。股票理财仍然没有入门,直接决定了对于未来的焦虑和不安。急需要找到一种有效的,按部就班的方式,来勇猛精进。一边提高收入的积累,一边开始让资金真正的运转起来。
随着你想的越深入,很多问题就会渐渐有了答案,以前困惑的东西,就会渐渐明白。最简单的,体制内这么个问题,大概十年前,各种论坛上全是互联网,计算机的帖子,而十年以后,几乎所有的都指向体制内的稳定工作。这个大体是中国人的本性,而且明眼人都能逐渐感受到这么样一个氛围,所谓的内卷是假的,中国人千百年来的功名利益,大体都在官场。而所谓体质内的福利也绝对是真实的。权利金钱的春药时刻的在滋润着大多数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你看大江大河的时候,感慨是如此之深了。屁股决定脑袋,当所谓的top2高校都往体制内走时,几乎是某种悲哀。这也就决定了,如今所谓很多的国之重器大多数不是最前面一拨人搞出来的。而这两年一个明显能感觉出来的趋势是,政治和体制逐步取代了资本的地位,当你作为一个屁民,人畜无害的生活时,按时纳税,按时投胎,绝对不给社会主义添乱,那什么问题没有,当你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很多时候几乎就是无奈的。
人大了才会发现,很多事情,立场,本没有对错。屁股决定脑袋。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就决定了其立场的不同,因而导致了其对问题的看法有本质的不同。做事情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融入一个固定的圈子也是至关重要的。不管什么时候,人脉就是资源,就是信息,互联网行业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多和机器打交道,而不和人打交道。时间久了,人的属性就缺失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好久一段时间,水木、知乎和youtube几乎成了每天逛的最频繁的APP,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加剧了人的危机感。一边让你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下容易想东想西,损耗你的精力,一边慢慢的触发你对于next step的思考。还真是印了那句,一边认清现实,戴着镣铐跳舞。就譬如飞轮效应,刚开始让飞轮转动起来特别不容易,一旦形成正向循环,便大事已成。
人的一辈子很长,但真正重要的就那么几步,一步一步的越过去,就会有相对平稳的下一个阶段过渡期。如今,不知不觉又到了这个阶段。
前两天的阅读状态还行,这两天阅读不下去了。难道积食的臭毛病又犯了??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嗷嗷
JVM把类加载的权限给应用程序,才让现在很多的动态技术成为可能。这也是Java作为动态语言的最基本特征。而这一切的基础都应该从类加载器的基本层级结构开始。parent delegation的层级结构保证了基础对象加载的一致性与安全性特征。但是打破这种层级delegation的特征就直接导致了常用的动态加载技术的出现。比如JNDI的SPI,JDBC的Driver发现等,都是通过在bootstrap classloader加载基本JNDI管理类,然后把具体实现的加载交给应用层的classloader,如ThreadContextClassLoader。再比如OSGI的热部署,其就是通过自己实现了一套模块化的类加载器,每次替换的时候连同加载器一起替换。
这也解答了困惑我多年的BeachService为什么能够支持beach processor这种动态部署,本质就是动态加载。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
由于市场的无效性,导致信息的滞后,或者短期的供需关系,导致有些公司的当前价格偏离其实际价值,从而能够使得我们在一定的安全边际条件下,以折扣价买入,等到最终市场不确定性降低,市场趋于有效时卖出。价值投资的重要原则是不要亏钱,努力提高安全边际。价值投资最重要的是如何评估企业的价值,其和当前大多数人理解的价值根本不同,不是以为着长期持有看好的公司,而恰恰想法,只要发现了更有价值背离的,没有什么是不可以买卖的。努力留有一定的仓位,保证一定的流动性,从而为真正的价格下跌提高头寸。不管是华尔街,还是大型投资机构,其利益往往跟客户是不同的,对于客户而言,投资需要是职业的。几乎靠着零星的时间进行价值投资是不可能的。因此一些靠谱的共同基金,或者利益一致的经纪人很重要。
–《安全边际》
有些东西,当你涉及到的越深入时,看到的东西也就越不一样。有的是好,有的是坏。就跟体制一样,好坏在不同阶层,所拥有不同资源的人眼里是不一样的。只是你意识到的时间和程度的不同而已。
最近状态特别不对,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不想上班,不想睡觉,甚至连电视都不想看了。脑袋上像蒙着一层薄膜,昏昏沉沉的,但又异常的清醒,睡不着,易惊醒。
这种心里很明显,当股市跌的时候,不在想看自己的股市,当股市涨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鸵鸟心态太逗了。
除了科技个股,最近开始有意识的投资一些基金。除了SPY500,QQQ之类的所谓被动基金,开始尝试投资所谓ARK这种新兴的主动基金。Cathie说给她五年,她会定义什么是真正的价值,那就记录下,到2025年,这几个基金表现如何。至少这种ARK级别的基金风险还是很大的。
第二个感悟是因为疫苗的好消息,之前酒店,航空,邮轮,银行之类的趴地股竟然来了一拨暴涨。所以说,这个往往是聪明投资者里面的所谓需要发现的低估值,高价值的公司股票了。
消息层面,国内开始有大规模针对科技行业平台垄断治理的官方通风。
发现这十几年,就贪图着这么个乐趣,如果没有,真不知道一天该如何结束是好。但如果其如吸毒般上瘾,那变成了恶魔,可以召之即来,但挥之不去。
久病床前无孝子。
人老了应该按照遗愿清单那部电影里说的,好好的活一回。自私一回也无妨。养儿防老,多几个兄弟姐妹不会孤单,其实某种程度上有其道理的。
龙应台的那个香港大学演讲尴尬的重点就是试图用风花雪月的故事去撼动家国情怀的历史。我想这也是评价一个作家的历史地位最重要的点。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高中是比较觉得写的很不错的散文,随笔,其实没有多少份量,局限性比较大。谈谈个人情感,风花雪月的小确幸其实很好,但是家国情怀,没有一定的积淀和历练,几乎就很难了。所以就翻车了。
所谓高或者低的预期很难设定,更实际的方式是根据事实来决定下一步怎么走。最近知道了国债逆回购每天不同时间段的收益率是不一样的。每个月不同时间段也是不一样的。通常月末的时候很高。对于闲钱就是很好的去处。然后,也知道了,不同银行的活定期收益率也是不一样的。银行购买理财大多数都是非常坑爹的,尤其是手续费。
以前特喜欢看文艺片,爱情片。现在不敢看,越看越觉得自己可笑。托斯卡纳艳阳下,到异地去买个大别墅,确实很romantic。
再一次被打脸。以为自己随便改改便可以fix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然后就直接checkin,推上去了,也没看,直到有人report好几个sev2,才发现有这么大的impact,各种lose trust,然后还要花两天时间来backfill,这个事整的想抽自己几个大嘴巴子。仔细反思了,其反映了几个方便的问题,最初的integration test的cover写的太烂了,正常如果产生了real的Finalize,test就应该挂了,但其实根本没有相应的validation。再一次印证了在实际代码中,有90%以上的bug都是可以通过完备的test来避免的,偷懒最后只会让你花更多的时间在这上面。